在日常生活中

你是否遇到以下

一些“眩晕”的发病情况

抬头晕

低头晕

起床时晕

睡觉躺下也晕

翻身时还是晕

只能朝着一个体位睡觉

耳石症是怎么回事?

我们的耳朵不只是个听力大师,还是个平衡大师,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就是球囊、椭圆囊。在它们的囊斑上有一层耳石膜,上面附有一种专门感知重心、速度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,形状像石头,被称为耳石。

但这些石头有时候会因为某些原因“离家出走”,从耳石膜上脱落,掉到了椭圆囊旁边的半规管里。

当我们改变头部姿势时,耳石因重力作用在半规管内的淋巴液里滚动,产生加速度,就会导致眩晕、眼震的症状。当姿势保持不变或者保持头部相对静止时,耳石会随着重力作用掉落到最低处,眩晕就会消失,这就叫“耳石症”。

耳石症还有另一个听起来很高级的名字——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”,可以让人秒懂这个病症的属性。

所谓良性——表明这病是个“良民”,不会伤人性命。

所谓阵发性——表明它不会持续性眩晕。一般来说,每次眩晕时间不会超过60秒,但可能多次、反复发作。

所谓位置性——指的是它发病讲究“位置”,这跟耳石掉落的半规管(人的左右耳各有3个半规管)以及在半规管内的位置差异有关,比如有些人起床、躺下会眩晕,而有些人仅仅在床上翻身、低头或抬头就会诱发眩晕。

所谓眩晕——此“晕”不简单,会让人有一种全世界在眼前一秒转一圈的空间错乱感,还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,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走路不稳等症状。

耳石为啥会脱落?可能和你玩手机有关

医生:“是滴!一般来说,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~60岁。但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长时间熬夜、低头玩手机和工作等,耳石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年发病率高达10.7-/10万,终身患病率约为2.4%,尤其是年轻人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,这可能就跟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。”

耳石症大部分原因不明(占50~97%),但有过其它耳科疾病如美尼尔病、前庭神经炎、突发性耳聋、头部外伤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继发耳石症。

其次,耳石症与偏头痛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和中风独立相关,这暗示着某些耳石症具有潜在的血管机制。

现在的年轻人,长期处于压力之下、睡眠不好、过度疲劳,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,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、缺血等情况,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。

再加上低头玩手机、用电脑,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,加重内耳血管痉挛、细胞缺血,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。

耳石症怎么治?转几下就好了!

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效果非常好。前提是医生正确判断了耳石所在的位置,医生通过各种激发试验来推导石头目前处于三根半规管的哪个地方。如果判断正确,采取相应的复位手法,就可以让石头慢慢地倒回前庭去。

有时一次倒不完,要进行好几次重复的复位操作才能一点点倒干净。有时石头分开在好几个地方,就需要用不同的手法分次将石头倒回前庭。

但很多时候耳石还是会有一定的残余,临床上存在耳石症残余症状。这些残余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定的药物来治疗,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家庭自我训练的方法。

耳石症治疗后注意事项

1、治疗后休息30分钟,以免立即运动引发的短暂眩晕发作;

2、半卧位休息两晚,即患者头部抬高45度,在平卧与坐立之间。白天,尽可能保持头部垂直,不要进行活动头部的锻炼;

3、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,尤其低头、摇头、跳跃等运动(如登高、游泳等);

4、保证充足睡眠、多休息、清淡饮食、忌烟酒;

5、因首次手法复位的成功率达78%左右,如仍有眩晕发作,需再次就诊并手法复位治疗,甚至部分患者需多次复位方缓解。

6、管结石复位法后,患者回家需睡高枕48小时,不向患侧卧位。一周后不痊愈,可重复治疗。如超过3次仍不好,应进一步检查,包括MRI检查。

医院医院

如需咨询相关诊疗和养生保健问题,可按照“医院医院”使用流程,选择相应科室,点击需要咨询的医生,即可线上咨询问诊。

具体操作步骤点击下方红色“医院医院使用流程”。

医院医院使用流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sichuangzx.com/scwh/12474.html